“没想到咱们提的‘建职工幼儿园’建议真落地了,现在孩子托育有保障,上班再也不用分心了。”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韩俊岭把孩子送进合作托育机构后中财所,安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这一暖心事,源自医院对职工代表提案的高效办理,而这只是该院以民主管理赋能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通过制度筑基、机制创新、激励赋能、深化公开,搭建起全方位的民主管理体系,让院务从“封闭运行”转向“阳光透明”,不仅破解了一批发展难题、民生痛点,更凝聚起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制度打底+平台创新:让职工“声音”有处说、快响应
“以前提建议要写纸质材料、层层上报,现在打开手机钉钉平台,点‘合理化建议’模块就能提交,进度还能实时看,太方便了!”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医生付永峰提交的“建立急诊绩效制度”的建议,仅2天就得到了回复:采纳,临床科室、信息管理处、运营管理处通力合作,很快急诊绩效就进行了发放。
为了让职工诉求“条条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医院先是构建起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明确职代会职权、议事规则,确保民主管理 有章可循;随后又搭起“互联网+”快车,打造钉钉线上提案系统和职工合理化建议平台中财所,实现“征集-交办-跟踪-反馈-公示”全流程线上闭环,职工动动手指就能建言,部门接诉即办,全程痕迹可查、接受监督。
更贴心的是,医院还创新推出“月月职代会”机制,每月固定时间,管理层与职工代表面对面沟通,小到食堂饭菜口味,大到医疗设备采购,都能现场交流、当场回应。“上次反映夜班医护人员加餐品种少,当月就新增了热汤面和营养套餐,这种‘月月有反馈’的效率,让我们特别有获得感。”手术室护士长朱岩说。
激励赋能+成果落地:让职工“智慧”变实效、结硕果
“基于AI大数据智能化的医院规范收费与劳动力节约优化建议”“设置夜间急诊影像检查中心”等获评优秀提案;“建立基于HIS系统医嘱提醒医保智能审查”入围“金项目”奖,“建立急诊专项绩效考核制度”入围“金种子”奖,“建立医疗设备共享机制”入围“金点子”奖……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职工的“好想法”不仅能被重视,还能得奖励、见实效。
为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医院出台了《职工合理化建议奖励机制实施方案》,设立“金项目”“金种子”“金点子”3类奖项,并对优秀提案和承办部门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并纳入医院表彰体系。这一举措,让职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2022年至今,全院共收到职工代表提案279件,办结率100%,职工满意率从81.2%跃升至92.8%,其中168件关乎医院发展和职工福祉的建议落地见效。
这些提案,有的破解了发展难题:“解决医院门前河堤路拥堵问题”提案落地后,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40%;“扩建手术部”提案落地后,手术周转时间缩短,单日手术量增加10-20台;有的温暖了职工心坎:“为骨科院区增设健身器材”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护理非在编人员基础绩效”让聘用制职工享受到同等待遇,“职工子女托育托管”方案更是入选“河北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解决了200多名职工的子女看护难题。
“以前觉得‘民主管理’离自己远,现在发现咱们的一句话、一个建议真能改变医院、方便大家。”拿到“优秀提案”获奖者证书的医院影像中心放射科医生李敬忠,如今更爱琢磨工作中的“优化点”了。
院务公开+监督到位:让医院“运行”晒阳光、更透明
“大型设备采购预算、人事任免公示、绩效分配方案,这些以前觉得‘神秘’的事,现在打开医院内网就能看到,心里特别敞亮。”在医院工作了10多年的财务处副处长刘亚静,对院务公开的变化感触颇深。
为保障职工知情权、监督权,医院把“公开”文章做足做细:将重大决策、财务预决算、药品耗材遴选、职称评聘等涉及医院发展和职工利益的事项,全部纳入院务公开范畴;通过院务公开栏、内网、OA系统、职工微信群等载体,线上线下同步公开,确保公开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药品采购价格、评优评先标准,主动召开座谈会解读,消除信息差。
公开带来的是信任与效能的双提升。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误解减少了,职工对领导班子的信任度提高。有了监督“抓手”,医院采购、招聘等工作更规范,廉政风险降低。职工知晓医院发展规划后,更愿意主动融入、共谋发展,如今“有事大家议、有难一起解”成为医院的新风尚。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财所,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民主管理实践,让职工的“金点子”更多、院务的“透明度”更高,以民主聚合力、以公开促发展,为守护群众健康、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注入更多活力。(工人日报客户端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王霜)
华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