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的小妖怪》没有端出灌鸡汤式的说教泸深通,它只是平静地对你说:
“你看,他们那么普通、那么可笑、那么勇敢,那么像你。”
本文含剧透
---
从浪浪山,到浪浪山的小妖怪
两年前,《中国奇谭》中的“浪浪山”成了无数打工人的精神暗号。那句“我想离开浪浪山”,精准击中了被困于格子间、在日复一日的无意义劳碌中消耗生命的“小猪妖”们。
两年后,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在平行时空里续写故事。它不再只是“逃离”的寓言,而是一次关于“寻找”的冒险。影片既是动画,更像一面镜子,观众在笑声中鼻尖发酸,因为那些荒诞又真挚的情节,正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投影。
---
展开剩余83%四个“废柴”,演你演我
这部电影的主角泸深通,是一群组成“废柴联盟”的小妖怪:
- 小猪妖:三次考公失败,依旧执念于“大王洞”体制的庇护;
- 蛤蟆精:凭一点关系混日子,却死守着“玖玖捌壹”的工牌,好像那是他最后的尊严;
- 黄鼠狼精:原本是话痨,却被迫假扮沉默的沙僧;
- 猩猩怪:一个社恐到不敢对视的人,却要硬着头皮装成齐天大圣。
他们简直是当代小人物的群像缩影。
小猪妖是背井离乡、满怀梦想的青年,拼尽全力刷锅薅毛,只盼领导点头,却总是事与愿违;蛤蟆精则像是早早被磨平棱角的“老油条”,稳定成了他唯一的信仰;黄鼠狼精和猩猩怪,一个被迫从健谈变沉默,一个从沉默被逼到怒吼“我是齐天大圣”,这何尝不是清澈的大学生被现实捶打后,染上浓浓“班味”的写照?
他们的决定听起来荒唐:既然吃不上唐僧肉,那就自己去取经成佛,让所有人另眼相看!这是小人物式的天真,也是无奈。他们的“取经”,更像一场即兴创业,一次寻找价值与身份的公路旅行。
---
假戏真做,取经才是真修行
他们的取经路,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闹剧。蛤蟆精戴着大头娃娃面具充当唐僧,拙劣地模仿着那支遥不可及的“正版团队”。
最讽刺的是:他们对真正的取经人一无所知。请公鸡画师画像时,他们给出的需求模糊不清,结果挑中最抽象的版本。观众在笑声里看到,所谓的信息差与认知壁垒,往往才是我们无法触及高阶游戏规则的根本。
但荒诞的旅途中,他们逐渐“入戏”。戴上“齐天大圣”名号,他们能唬退小妖;第一次降妖救村民,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价值与认同。原来“真经”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不敢上路。
当他们以卵击石,对抗强大的黄眉怪时,他们已不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为了守护无辜童子,为了守住心底刚刚燃起的火。
从一场模仿的闹剧,到一次渡己渡人的修行,他们可能不知道灵山在哪,但当他们选择挺身而出时,脚下的路,便已是灵山。
---
结局的不公,才是最大的公正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是小雷音寺的终章。
四个伙伴拼尽所有,合力打出那记惊天的“野猪猩猩黄鼠狼蛤蟆拳”,最终击败了黄眉怪。可胜利转瞬即逝,他们还未来得及喊出彼此的真名,就在微光中化回原形,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而黄眉怪,却因是弥勒佛的童子,被轻易原谅,甚至获得更强大的法宝。
这种不公,让人愤懑。但回头细想,这不正是现实最冷峻的映照吗?取经本就是一场有门槛的游戏。唐僧师徒哪个没有后台?而小妖怪们的奋斗,在权力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他们的牺牲不被写进正史,他们的名字只是 “Nobody”。
然而,他们真的失败了吗?
当最后孙悟空的四根救命毫毛出现,当村民们在破庙里为四个无名小妖竖起雕像,观众才明白:他们的壮举虽不能撼动世界,却被自己拯救过的人铭记。这正是“无名之辈”的意义。我们或许依旧平凡,但那份不甘、那份热血、那份想要活成自己模样的呐喊,本身就是胜利。
---
生而平凡,也能选择不凡
《浪浪山的小妖怪》凭借精良的制作、浓厚的中式美学与老少皆宜的故事,再次证明了上美影“既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精神。
它借妖怪的荒诞故事,投射出成年人的困境与挣扎。它告诉我们:
生而平凡,也能选择不凡;哪怕被当作笑话,也能活成自己的神话。
献给每一个仍在浪浪山里拼命翻山泸深通,却始终仰望星空的你。
发布于:山东省华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